有些电商公司都把产品和运营分成2个部门,有些则是合并到一起,各有利弊,无法明确有个界限。这里简单说产品和运营应该围绕什么,来做什么。
产品运营应该负责:
1、网站核心流程的优化 ,对于电商来说包含:
(1) 注册 (2)登录(3)浏览列表(4)浏览详情页 (5)下单 (6) 支付
每个步骤,产品经理要很清晰的掌握从上游到下游的各种点击率,转化率,流失率,支付 失败率等等。
一定要看数据,以数据作为自己优化问题的出发点,切记拍脑袋
最好有个数据平台,早上上班第一眼就是看下这些数据转化率曲线
然后去想办法找到转化率低的原因,逐步把转化率提高上去
(1) 注册:
一定要简单,异常时,给出提示,但是切勿重新刷新页面,导致用户刚填的数据丢失减少不必要的填写数据(姓名、年龄、性别等等,用户大多数乱填的),以免用户反感
页面要简洁,千万不要出现多个页面,一个包含4-5个填写选项(甚至更少)的一个简单页面就可以了
把想要的信息在用户有购买意愿或者必须填写购物地址的给出,效果会更好一些,数据也会更真实一些,甚至不需要用户注册,仅在用户想要购买时,利用购买的流程完成注册,核心信息也就是手机和邮箱,购买时都会填真实的
页面减少不必要的元素,以免带走用户的注意力
这部分做的不好的话,至少会丢失10%的用户
(2) 登录:
现在很多网站支持各种联合登录,以及自己网站本身的登录
这里一定要注意,要统计清楚各种登录方式的占比,以及登录成功率
比如之前我们就发现过一个问题,我们大部分用户都是用QQ联合登录,约70%
开发的统计日志里发现,每天有1/3的QQ用户总是登录失败,后来统计发现,用户都跑到“网站本身提供的登录”那里,输入了QQ帐号和密码
后来增加了一段提示语后,就不出现了。 这部分做的不好的话,那1/3的人肯定恼火,登录不了还买什么东西啊
(3) 浏览列表:
这部分更偏重技术一些,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,设计一套比较好的排序算法
考虑天气因素,考虑季节因素,考虑一天的时间点因素,考虑用户的习惯因素,考虑订单的价格因素,
用户的点击次数+转化率,考虑订单的毛利率因素,考虑用户的分辨率等
如团购里的: 外面天气不好,应该调大邮寄类商品的比重
秋冬季节,调大火锅类deal的比重,春夏调大旅游、休闲类deal的比重
接近中午,晚上,调大餐饮类deal的比重
页面尽量和大部分同类网站相似,降低用户的习惯成本
加大卖的比较多价格区间商品的比重
调大点击次数多,转化率高的商品比重
调大毛利率高的商品比重
页面在几种主流设备上的展现一定要考虑便利性,ipad现在越来越多人用来访问网页了,
一定要适应好这个设备等等,可以列出一个因素列表,然后根据情况,
按照100分,每个因素分配一个权重值x。每个因素设定一个数字区间(0~y)
这样就可以以n个因素的总和:n*x*y得出一个最大的数字作为最大值
每个deal在因素出现时,自动计算出一个数值,然后按照数值排序即可,让用户尽量获得
与他相匹配的deal。
注意: 有必要搭建一个基于位置的数据统计,统计首页每个位置点的转化率:购买/点击,获取一个平均值,一旦某个deal在该位置卖的低于平均值了,就要整改
(4) 浏览详情页:
这样页面比较重要,说明用户对这个商品感兴趣了
多考虑一些用户心里。。。
当用户想买的时候:肯定是越快支付越好
尽量让购买的按钮醒目一些,很多网站把购买的按钮放在屏幕最下方,当用户滚动页面看时,购买按钮一直停留在那里,挺不错的
当用户不想买的时候:说明这个也许不是他想要的
这个时候非常重要,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推荐相似商品(款式不同,价格不同等等)或者同类别商品,如果BI足够强大的话,在用户进入网站的前后,统计他的各种访问情况,对用户进行品味的定位,推荐些跟他配位类似用户的一些商品选择
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详情页,这里是YES / NO 最关键的地方了
(5) 下单:
注意:这里是离你收到用户钱的关键地方了
不要让用户填写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,只要核心的就可以了:姓名、手机、邮箱(可以完成注册了)、地址 足够用户收到货了
团购类的,只要填写一个手机号用于接收校验码就足够了
不要在用户付钱的时候打断他,这个过程越快越好,越短越好。不要去验证他手机号码的真假,有几个傻逼会付钱时填写假的手机
(6) 支付:
支付方式一定要是用户常用的一些排到前面
要关注从下单到支付的失败率,最后一步失败的话,那就太可惜了
要深挖这里的因素,让失败率逐步降低下去,这里多花些功夫,比天天考虑如何拉新,如何做活动好得多
之前我们遇到一个问题,每天大概有*%的订单都是没有支付成功的
通过调研发现一部分是浏览器的原因,要多测试各种浏览器支付环节的诡异问题
一部分是大额支付时信用卡额度的问题,这些都可以系统判断出来,然后给与足够的引导和提示
接下来,恭喜你,用户完成付款了。这个时候也不要松懈,推荐一些可以搭配的产品吧,比如:买了电脑,就推荐一些移动硬盘
买了手机,就推荐一些保护壳吧,推荐一些万能充电器吧
通过不断分析各个流程里的失败原因,去弥补,减少各种失败,最终提高各个转化率,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
2、 非核心流程的站内收入:
网站列表页的:广告位,推荐位
详情页的:各种推荐页
支付成功后的:推荐页等等,多创造出一些这样的页面,比如:deal下架了,那个页面最好是推荐一些其他的
东西,增加销量,免的浪费了;404页面,也可以推广一些东西嘛。。免的浪费了
这些页面,一定要有足够的数据跟踪
可以:在这些网址后面,增加一些跟踪码,当用户点击后,种植到cookie里
只要24小时内购买了该商品,就算作是这个站内渠道的收入,建立一个广告位收益率数据监控
每个广告位的转化率:购买数/点击数,计算出平均的数值,一旦低于该数值,此商品必须下架
这些deal都上报到BI那边,分析出不同的广告位在推广什么商品时的收益最大。后期增加该类商品的在固定广告位的曝光量
3、非核心流程的站外收入:
如:EDM,导航网站导入
这些是要付费的,必须严格跟踪收入情况,也可以按照2里的算法,搭建一个站外收入支出的数据分析图
逐步找原因,增加ROI
这里更多的涉及一些心理学因素,比如:EDM的标题一定要吸引用户,导航网站的各种排序算法也要了解一下,将用户最想要的排到前面
用户对网站的访问讲究:求新,求全,一定要每天定时更新,一定要尽量品类齐全
总之,多深挖细节,一定可以提高这里的ROI
4、网站的内功:
收入: 新用户的购买+老用户的购买
要想赚钱,除了拉新(广告、导航网站、EDM)等外,还要重点研究老用户的问题
活跃老用户的持续购买,沉默老用户的激活
一定要数字量化起来, 不段想办法刺激增长。
数字长了,加大该方法的投入;数字跌了,赶紧找原因再想其他方法
5、偏创新一些:
多关注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动作,其他行业可以利用的一些模式、功能
将这些新的东西组装到网站上,关注数字,好的加大投入,不好的就弱化
多尝试,做的不一定会对,但总比不做强
6、偏运营一些:
运营的核心立足点: 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用户群是什么样的情况,百分比是如何的,这些人的注册来源百分比,各种登录方式的量级,各种支付方式的情况,支付时间分布,公司的用户定位等等,脑袋里想的和数字看到的,往往不一样。 多了解一些这些数字,你会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,看到数字了,有时候对应解决方法可能就是灵光一现,就出来了
网站开始之初,面临的是拉新,后期的核心是老用户留存
拉新工作:(1) 广告: 互联网广告和户外广告 (2) EDM (3) 短信 (4) 导航网站: 如亿起发等 (5) 新兴的微博、微信,这块越来越重要了,看看美丽说和蘑菇街就知道了 (6) 站外各个公司的合作 (7) SEO优化
一开始钱少,可以深挖一些花钱少的; 到一定程度后,钱富裕了,可以加大互联网广告的投放。 一定程度后再考虑户外广告增加知名度
尤其注意户外广告,不好衡量,也是一个公司容易损失大笔钱的地方
老用户留存:
对用户进行细分,分清楚各个百分比,然后制定不同的策略
活跃度高的,可以开发一些特殊的功能,给与这些用户便利性。持续做一些热门活动
活跃度低的,可以给与一些经济刺激,增加活跃度,搞一些针对性的刺激活动
昨天郝总提到的一个:用户习惯,也要细细考虑
从大的来说:品牌习惯,买什么自然就想到了某家,对某家公司,某个商品有个心里定位在那里
如果西餐厅突然卖起了中餐,估计再便宜,客流也不咋的,总会让人觉得:怪怪的
从小的来说:电商公司的运营一定要考虑用户习惯
固定的位置,持续的一些类型活动,让用户思维固化起来,形成:在什么位置,什么时间,会发生什么
比如:用户每天来看列表、看活动页、看专题页等等
如果长期不去更新,慢慢用户就有个意识,你们更新很慢,我不用天天去看
不要试图去改变互联网用户的一些习惯,同类型的网站,尽量相似一些,这不是抄袭,而尽量让用户
减少一些学习成本。所有车的基础驾驶功能都是一样的,这样车主换新车很容易就能开。习惯很可怕的,要利用人的习惯
一些行为要尽量有周期性的,比如:EDM,每天还是每周还是每月,要考虑清楚并持续下去,不要频繁乱改
尽量考虑一些自然界的法则,人的习惯是记住7个以内的一些东西,1年是4个季度,1年是12个月
人是有攀比心里的。现代人的视力都不是太好。一个网页超过3秒打不开就走了。不同季节人的习惯也不一样的
南方人和北方人习惯是不一样的等等
强烈推荐做产品,做运营的人看一本书《影响力》
道家讲究顺势而为,咱们做产品运营也要一样,顺势而为。。。
7、偏技术一些:
网站的打开速度, 排除网络因素,控制在1秒以内
达不到的话,就去优化,如果超过3秒,就别指望赚钱了
CDN\短信\邮件 多半是公司采购外部第三方的,但是一定要盯住细节,尤其是对方的技术细节也要了解一些,以免花大钱办小事
比如:现状是很多公司不了解CDN那边的原理,最终图片也缓存了,只不过花了太多钱了
这里详细介绍一下(甲方:电商公司A,乙方:CDN公司B)
CDN是帮助A缓存图片,当用户访问图片时,用户直接访问B部署的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,从而加快访问速度
当用户第一次访问一张CDN不存在的图片时,B会跑到A的源站服务器上拉取一次,当其他所有用户再访问时,就直接访问B了
一定要监测B到A上拉图片的次数和频率,这里涉及很多参数配置,配置不合理,A公司的机器以及带宽还是会浪费一大笔钱
8、全方位的了解公司各个环节(一些中小型公司):
最好是去各个关键部门深入观察一下产品运营流程
比如:销售部,大客户部,编辑部,客服部, 深入了解清楚客户、公司流程方面可能会影响产品运营的一些问题,用技术、流程去解决。一定要多注意流程,人多了,没有一个好的流程来配合,就会乱成一锅粥。
之前遇到过一个部门是人工对网站的deal进行排期的,效果不好,又浪费了大量人力成本。一个自动排序程序就解决了。
9、搭建各种数据模型+半自动化运营的重要性
人的判断总有出错的时候,团队也会有层次不齐的,只有基于各种数据模型+半自动化的运营,才会让一个团队的协作能力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值,全靠人工的运营,难免出错,而一旦几个高手离职了,公司运营就会瘫痪
比较好的思路应该如下:
产品、技术、运营人员里的牛人根据业务情况和经验,不断调整探索,尝试各种思路,总结经验,让数据模型里指标曲线增长,一旦增长了,就可以把这个经验用技术复制出来,让程序自动在主站做,也自动放大到其他城市分站,从而把好的经验扩大化。新来人直接就可以看这些数据模型,学习到牛人的经验思路。就算牛人离职了,只要模型还在,好的经验会被程序传承下去。
10、运营流程非常重要
电商公司涉及2个部分:采购某种商品(部分公司是自己生产的,比如:凡客),然后销售出去。
(1) 采购某种商品 电商公司里的销售人员主要是跟商家谈来合适的商品,实际意义上属于采购,这部分影响的因素是:
各地人员的管理,销售所谈商品的质量,上架审核流程
这里人工的工作很多,一定要尽量自动化一些,加快上架的速度。
人员管理方面要注意制定完善的规则和处罚措施,防止有各种猫腻的产生。
尽量控制下游的权利,超过一定限度的权利必须由总部审批,要有一个内部审核的部门,专门抽查各地的情况
很多地方尽量采用程序自动来做,尤其是商品的上架排序,以免产生腐败现象
销售一定要定期和下游销售环节(产品部门多沟通,尽量将很多问题反应上去,把很多人工工作用技术来解决)
(2)销售出去往往是很多电商公司的短板,许多号称是电商公司的,往往对这块不重视
如何让这么多人一起高效的配合非常重要,要抓住主要矛盾
<1>产品经理来做主要驱动力。 产品经理背实际的可量化(就是上面的各种曲线,百分比数字)的KPI。他们提需求,组织开发、测试进行需求评审,中间如果涉及到其他部门
也要及时通知,然后跟进进度,协调中间的各种资源,发布后还要及时通知到客服、销售等相关部门,通知他们我们完成了什么
总之,电商公司一般以产品经理(部分公司运营也归属到产品来统一规划)作为主线,协调资源
产品经理一定要对网站的现状和未来有个整体的规划,在接收到外部门的需求后,根据总体规划来安排,有些外部需求不合适做,不用立即做的,要适当的挡住压力
切勿接收一切需求,技术不是万能的,如果用代码来处理电商里的所有问题,那就麻烦了。。
程序是来解决重复性的劳动,切勿把只处理1%,甚至千分之一情况的逻辑写到代码里,那样会让整个系统
像个怪兽,电商里80%的逻辑让程序解决,如果遇到那些其他部门提到的个案需求,直接人工处理即可,写代码那段时间都已经处理完了
<2>开发、测试、运维 一定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除了产品提的需求以外,开发必须要有研发方面的KPI,第一点:网站打开速度,网站稳定性,各个接口的成功率等等,要搭建一套立体化监控的系统(初期可以写脚本分析流水完成,成本很低的),可以看到系统的各个数字指标,朝一个优化的方向去努力。每天早上看到昨天系统的运营数字,多少接口被调用了多少次,平均耗时多少,成功率多少,失败率多少。有这样一个按天的心电图输出。第二点:要有实时的监控,对于核心的注册、登录、浏览、支付一定要有监控,一旦5分钟内失败数达到一定阀值,核心人员一定要收到告警短信,及时跟进。第三:电商的技术一定要时时刻刻关注安全,涉及打款的,一定要解决好3个技术问题:同一个请求发送多次,同一秒内有N多请求发起,以及分布式系统里某个接口超时如何处理,要不早晚有个隐患在那里。
最后总结一句话:
数据,数据,数据,一定要了解了数据再做打算
数据不仅仅是自己做判断的标准,也是为了团队协同作战。一个公司不会因为一个人强而强,而要一帮子才行,产品能力是看不出来的,可量化才是核心